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薪火·院史故事|朱林:新闻之路漫漫,难忘校园两载


编者按:在浙江大学迎来125周年华诞之际,我们收到了一张校友提供的“杭州大学新闻系首届毕业生留影”,围绕这张老照片,学院的新闻学子们采访了几位新闻系早期校友,为大家讲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并从一些鲜为人知的侧面展现新闻学科初创时期的历史。


对于朱林学长来说,在当时的年代,能够相对安稳地接受两年的良好教育,是难能可贵且记忆深刻的。“他现在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太好,有些事情经常会忘掉。但是对于过去的种种细节,他记得比谁都清楚。”朱林的老伴如是说道。随着朱林的回忆,一甲子前的往事和场景徐徐展开。

新闻系首届毕业生留影,摄于1960年8月。朱林为三排右一。


1.

初入新闻系:“我想去念书”


“读新闻系是我自己要求的,因为过去读书没有好好读。”


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朱林辗转于宁波、上海与南京三地。“我是宁波慈城人,小时候在上海,父亲在我三岁的时候去了新加坡。那时,我家里很困难。在上海,宿舍对面有一个很好的学校,但很贵,读不起。只能读一个义务小学——四明义务小学,师资比较差,没人愿意来读。”


父亲走后,朱林靠家中大哥打工来维持生活。朱林大哥在南京的五金店当会计,当时南京的生活水平较上海低,生活物资更便宜些,于是朱林大哥叫家人一起去南京生活。到南京后,朱林考入了南京第二中学。但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之下,拥有一张“平静的书桌”成为一种奢求。“南京第二中学,就在当时的国立中央大学旁边。当年局势动荡啊,解放战争时,战线一步步逼近南京,南京人心惶惶。学校里也是反战,时不时游行、停课,没有好好读书。”


南京解放后,朱林随家人回到了老家宁波,但家里还是很困难。于是他先在一处“卖纸的地方”工作,解放后又当了一个学期的小学老师。当时慈城属于宁波慈溪县,1950年,文教科的同志了解到朱林的情况后,安排朱林到浙江干校(现省委党校)学习。1953年,朱林任鄞县大嵩区委秘书。从那时起,朱林开启了他的新闻生涯的序章。“当区委秘书的时候,经常要写总结报告,我的积极性很高。那时报纸的威信很高,宁波就有个《宁波大众》报 。那时写个小稿子,投到《宁波大众》报,有时候登出来,一块小豆腐干,也很高兴。”朱林回忆道。


直到1954年,《浙江日报》在每个地区建立记者站,每个记者站招两个人,有几个要求:第一,要是共产党员,“当时报纸的威信很高,记者地位也很高,记者要参加宁波地委常委会的”;第二,文化程度至少要高中,“当时大学生很少,高中已经很好了”;第三,要年轻,25岁以下。宁波记者站要两个人 ,宁波市要一个,宁波地委要一个。朱林经宁波地委推荐,进入宁波记者站工作了一年有余。之后又进入《浙江日报》总编办公室工作,具体是写内参,每日一期,名为“每日情况”,由朱林具体编写,办公室主任审稿。


朱林在浙江日报宁波记者站与同事李山合影


“我在南京读到高中二年级上学期,虽然发表一些小豆腐块文章是能胜任的,但是如果真的当记者,真的要参加地委会议什么的,还是比较吃力的。1958年,我跟随《浙江日报》副总编辑于光出去采访,了解到杭州大学要办新闻系,于是我向他主动提出要求,说想去新闻系读书。于光帮我沟通后,上面就同意了。”


2.

 校园回忆:“暑教”与“外借”


1958年,新闻系经过短暂的筹建后成立。新闻系学生招收名额由浙江省委向各县和各报社分配,一县一个,一报一个。“当时,《浙江日报》《浙江农民报》《浙江青年报》都是有名额的,各地区报纸,如《宁波大众》报,也都是有名额的。”朱林回忆,当时新闻系对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文化程度的要求较高。“除了原先就是报社里搞新闻工作的,其他都是基层干部、小学教师,或者来自文化馆,大部分都是党员。”


新闻系最初建立时,分为两个班级、两个支部,朱林任第二班班长。一年后,两班合并,两个支部也并为一个,朱林仍然被选举为班长。党总支书记由学生徐达会担任,“徐达会在入学前就已是《温岭报》的主编,后来又担任过台州地委宣传部副部长”。


新闻系二排三班同学合影,摄于1959年3月16日


新闻系办是办起来了,但师资力量有限,开不了多少课,但师资力量的缺陷终须解决,新闻系的老师为此想了不少办法。对此,朱林曾写下两则题为《暑教》和《外借》的随记。


朱林随记《暑教》手稿


在《暑教》手稿中,朱林回忆了在经历师资短缺的最初时期后,新闻系副主任李文放邀请北京大学语法教授朱德熙在暑期前来授课的经历。


“后来,上面给系里配了一个副主任,叫李文放,是位女同志,原来是中国青年报的编委,她想,杭州这地方很吸引人,北京教师多,可不可以去北京请个老师抽空来杭州给学生上上课?这个想法被学生知道了,学生们很高兴,说只要有老师来给我们上课,我们放弃整个暑期也愿意!后来李文放去北京找了北京大学著名语法教授朱德熙,两人一拍即合。”


“上了几天课,授课人觉得京城出来,散散心,透透气,说说书,愉悦身心;同学们感到花时不多,学了语法、修辞外加逻辑学,增识多多,终身受用。有了撮合人,此事何乐而不为矣!我称之曰:暑教。”


在《外借》手稿中,朱林则是回忆了新闻系在初创之时,请中文系教师、老报人、老工人给同学们讲课的故事。


文章这样记载:“新闻系刚开办的时候,没有教师,这是个实际问题。但就在新闻系隔壁的中文系,教师力量较强,而且老教授不少。有一次,系里请中文系的林淡秋教授来讲课。他讲一首诗,讲得深入浅出,十分感人。他刚刚讲完最后一句诗,下课的时间到了,铃声响了,大家很佩服。”


 “为了不使同学们闲着,先请一些老报人、老工人,给同学们讲一些他们同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等经历和故事,然后再请备好课的老师们系统地讲解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我称之曰:外借。”


对于当年的其他老师,朱林也印象深刻,尤其是从复旦大学调来任教的讲师朱振华。


“学生报到时,只有教学秘书、系总支委员洪晨洋一人。一段时间后,从复旦大学过来了一个讲师和三个助教,讲师叫朱振华,助教有丁沂、华祝考、陈裕祥,助教都是刚毕业不久的。朱振华属于埋头搞业务类型的,他当时给我们上过评报课。新闻系停办后,他调到金华的浙江师范学院工作。他调到金华后,我们也经常去看望他,每次他都一定要留我们吃饭,烧菜给我们吃。他当时已经五十多岁,一直没有结婚,有时候到杭州来,就住在我家里。他睡觉打呼噜,很厉害。此外,我与华祝考、江牧岳、于光的关系也很好。”


当年的大学时光虽然只有两年,但同窗情谊始终留存于朱林的记忆中。“我们同学之间,一直都有联系。在杭州的同学共有十五六位,过去都是一年会两次面,由我来组织,大家轮流做东。后来由半年一次变成一年一次,现在大家都八九十岁了,有些人走不动了,有些人耳朵不好,从前几年开始停下来了。”


1960年毕业后,新闻系的同学们大多回到原单位工作,部分留校任教或者进入报社工作,朱林也回到《浙江日报》工作,并于70年代任《浙江日报》工交财贸组副组长、支部书记。


1978年,杭州大学和《浙江日报》商定在中文系开办新闻专科。朱林回忆,新闻班的雏形,一开始就办在浙江日报社,负责人叫谷云冰,浙报里每个组的组长都去讲课,将自己的工作体会告诉他们,带他们去实习。“当时班里共有40个人,有《浙江日报》前社长高海浩、《浙江日报》副总编李丹,四十位同学如今基本都发展得很好。”


3.

回望新闻路:“较真是最重要的”


1983年,朱林调《浙江工人报》任副总编辑。作为一位老新闻人,朱林与新闻事业打了一辈子交道。如今他虽然已年愈九十,但仍对新闻报业界的情况很为关心。在我们拜访前,他便仔细地准备了要向来访的新闻系年轻学生提出的问题:“听说现在报纸都没人看了,以后的媒体怎么处理纸质报纸?”“现在国际上的媒体形势是怎么样的?”“现在新闻系的学生毕业以后都从事什么工作?”


朱林对于他此前采访资料的勘误说明


交谈完毕后,朱林感慨:“六十多年过去,媒体行业的形势已经天翻地覆。但有一个事情我想要强调,那就是较真。以前的报纸要印刷前,每个字都要很慎重,错了要罚的。现在信息那么多,在网站上发新闻,甚至出书,审校也不是那么严格了,这是不对的。做人做事,特别是我们做新闻的、出报纸的,一定要较真,要注重报道的真实性。”




文字 | 郑俊磊 石涵琳 谭慧琳 陈炜漫

摄影 | 赵睿晗

排版 | 钱颖可

责任编辑|姜盼盼 雷思涵



推荐阅读

1.缘定一都烟雨中:《马克思主义美学》课程实践暨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天目山镇一都村学生实践基地正式启动

2.追忆峥嵘岁月,赓续求是精神——浙大西迁二代口中的西迁故事

3.看,这是传媒学院的大白!

4.推动融媒体合作出版 向世界讲述中非故事——《重走坦赞铁路》中英斯三语种DVD顺利发布

5.喜报|我院金行征老师执导的纪录片入选广电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规划

6.“百年正青春,起航新征程”主题演讲比赛顺利举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